海关企业管理的跨境电商平台责任分析
(1)平台运营主体应在境内办理工商登记,并按相关规定在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接收相关部门监管,...
(1)平台运营主体应在境内办理工商登记,并按相关规定在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接收相关部门监管,配合开展后续管理和执法工作。
(2)向海关实时传输施加电子签名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交易电子数据,并对交易真实性、消费者身份真实性进行审核,承担相应责任。
(3)建立平台内交易规则、交易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良信息处置等管理制度。对申请入驻平台的跨境电商企业进行主体身份真实性审核,在网站公示主体身份信息和消费者评价、投诉信息,并向监管部门提供平台入驻商家等信息。与申请入驻平台的跨境电商企业签订协议,就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消费者权益保障以及商财发〔2018〕486号文其他相关要求等方面明白双方责任、权力和责任。
(4)对平台入驻企业既有跨境电商企业,也有国内电商企业的,应建立相互独立的区块或频道为跨境电商企业和国内电商企业提供平台服务,或以明显标识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和非跨境商品予以区分,避免误导消费者。
(5)建立消费纠纷处置和消费维权自律制度,消费者在平台内购置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平台须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实行先行赔付责任。
(6)建立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在网站醒目地位及时发表商品风险监测信息、监管部门发表的预警信息等。督促跨境电商企业增强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当商品产生质量安全问题时,敦促跨境电商企业做好商品召回、处置,并做好报告工作。对不采取主动召回处置办法的跨境电商企业,可采取暂停其跨境电商业务的处分办法。
(7)建立防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虚伪交易及二次销售的风险控制体系,增强对短时间内同一购置人、同一支付账户、同一收货地址、同一收件电话反复大批订购,以及盗用他人身份进行订购等非正常交易行为的监控,采取相应办法予以控制。
(8)依据监管部门要求,对平台内在售商品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关闭平台内禁止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形式入境商品的展现及交易页面,并将有关情形报送相关部门。
添加客服微信,获取相关业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