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提升专利质量,开拓全球市场刻不容缓。
2013-2020年全国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数量预测将上升到19.3万件,增长率9.29%。其中,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2013-2020年全国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数量预测将上升到19.3万件,增长率9.29%。其中,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大幅增长。知识产权博弈成为影响国际竞争格局的关键要素。在北京中技华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凯看来,专利是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最佳指标之一。专利布局的同时需考虑市场,专利在专利总量中占比只有20%左右,且后期存在的流失率达到61%,远高于日本和美国的15%。
在第七届三江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上,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法务及知识产权执行总监姜银鑫分享了企业“走出去”的经验,并认为专利不应该仅仅从法律层面进行理解,商标品牌在我国知识产权体系中的地位则更显弱化。同时,在应对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专利和商标对于企业而言已经成为重要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各级法院陆续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庭,技术查明、专家辅助、司法鉴定等辅助手段则为法院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但是,许多企业的法治意识并不强烈,一些中小企业从控制成本出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单薄。而国外一旦出现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不仅仅是罚款,还会有很多惩罚性措施。
面对日益多样化的贸易保护壁垒,中国企业想要走出去,知识产权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因此,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是我国企业打开国际市场、融入国际商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专家认为在各类知识产权中,品牌对经济的贡献是最大的。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显然是不够的,品牌保护意识也不强。
我国要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大程度融入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并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在此基础之上,发挥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企业和创新主体应积极了解并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让其成为开拓全球市场的助力而非阻力。随着全球经贸格局的深刻变化,知识产权成为关键要素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应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添加客服微信,获取相关业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