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加坡EP门槛上涨,中国卖家如何应对?
2026年,新加坡的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简称EP)门槛将大幅提高,这一消息无疑给在新加坡打拼的中...
2026年,新加坡的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简称EP)门槛将大幅提高,这一消息无疑给在新加坡打拼的中国卖家和创业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随着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新加坡政府正逐步收紧外籍劳工政策,以保护本地就业市场,并推动经济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对于依赖EP签证进入新加坡市场的中国卖家而言,这不仅是挑战,更是重新审视自身战略的关键时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EP。EP是新加坡为高技能外籍专业人士提供的工作许可,通常适用于年薪超过3,600新元的外籍员工。而根据最新政策调整,2026年起,EP申请者的最低薪资门槛或将上调至4,500新元以上,甚至可能进一步提升至5,000新元或更高。EP审批标准也将更加严格,强调申请人的专业背景、行业经验以及对本地经济的实际贡献。

这一政策变化的背后,是新加坡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调整。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推动“本地化”政策,鼓励企业优先雇佣本地人才,同时限制低技能外籍劳工的流入。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大力吸引高端人才,特别是在科技、金融、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领域。这意味着,未来新加坡对外籍人才的需求将更加集中于具备高学历、强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对于中国卖家而言,这一政策变化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评估自身的业务模式和人才策略。过去,许多中国卖家依靠EP签证引进外籍员工,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销售、运营和技术人员,以支持其在新加坡的业务拓展。然而,随着EP门槛的提高,这类做法的成本和难度都将显著增加。
那么,中国卖家还能不能“赶这班车”?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必须进行战略调整。首先,中国卖家应考虑优化自身的业务结构,减少对外籍员工的依赖,更多地采用本地化团队。例如,在招聘过程中优先选择本地人才,或者与本地公司合作,通过外包、合资等方式降低人力成本。
其次,中国卖家可以考虑将部分业务转移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或越南。这些国家同样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相对宽松的外资政策,且劳动力成本较低。通过多元化布局,中国卖家可以有效规避新加坡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
中国卖家还应关注新加坡政府对高技能人才的扶持政策。虽然EP门槛提高,但政府仍鼓励具有创新能力和技术专长的人才进入新加坡。如果中国卖家能够证明自己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或市场拓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仍然有机会获得EP批准。例如,一些专注于跨境电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公司,可能会被视为对新加坡经济有积极贡献的企业,从而获得更灵活的政策支持。
同时,中国卖家还应加强与新加坡本地企业的合作。通过与本地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借助本地资源降低成本,还能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与本地企业合作还可以帮助中国卖家更快地适应新加坡的商业环境和文化差异,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最后,中国卖家还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自身策略。新加坡政府的政策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可能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做出相应调整。保持灵活性和前瞻性,是应对政策变化的关键。
综上所述,2026年新加坡EP门槛的提高,对中国卖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虽然政策收紧意味着进入门槛变高,但也促使中国卖家加快转型升级,寻找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无论是通过本地化团队建设、业务多元化布局,还是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合作,中国卖家都有机会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如何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添加客服微信,获取相关业务资料。